最近在刷短视频时,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:Jellycat 系列毛绒玩具靠短视频和社区内容一炮而红,成了跨境电商的标杆案例。
这个品牌自2024年以来,全球覆盖80多个国家,产品价格从入门款约20欧元,到高端限量款上千英镑,玩具的收藏属性和情感价值被放大。
TikTok 成为放大器,年轻的成人群体,也就是所谓的 Kidults,通过弹幕、开箱和收藏展示推动购买,效果明显超过传统广告。
看到这样的案例,给了我一个直观的认知:在跨境市场,内容的情感驱动和社区效应,胜过纯粹的促销。短视频不是广告片,而是讲一个关于藏品和故事的片段。
这类故事值得你也用心去观察和讲述。
1 回答
看完这波 Jellycat,我就想说,跨境最怕的不是流量,而是没情感。
短视频成了讲故事的载体,Kidults 通过弹幕、开箱、收藏展示把情感拉满,效果往往比传统投放强。
价格分层也在讲故事,入门款20欧、限量款千英镑,情感价值和收藏属性被放大。
UTM统一归因很关键,能把谁在看哪条视频买走清楚追踪,省去很多猜测。
这类案例提醒我们,跨境内容要围绕情感驱动和社区互动,而不是一味促销。